總局發布首部安全生產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
來源: 中國安全生產網 瀏覽: 2578 發布于2011年04月21日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人才工作和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規模適當、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素質優良的安全生產人才隊伍,促進我國安全生產狀況實現根本好轉,日前,總局發布《安全生產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人才規劃》是我國安全生產領域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是今后一個時期安全生產人才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截至2010年底,全國各類安全生產人才總量419萬人。其中,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人才7.2萬人,高層次安全生產科技人才411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才286.2萬人,安全生產高技能人才117.4萬人,安全生產專業服務人才8.2萬人。
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人才86%受過高等教育,高層次安全生產科技人才100%、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才32%、安全生產高技能人才19%、安全生產專業服務人才95%受過高等教育。全國具有注冊安全工程師(含安全評價師)執業資格的達16.2萬人。
全國設置安全工程本科專業的高校有127所,有博士授予權的20所,碩士授予權的46所,在校生3萬余人;12所原煤炭高校煤礦主體專業在校生約10.9萬人;建立了一至四級安全培訓機構3661家,擁有專職教師2萬多人,近三年平均每年培訓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360萬人次。
安全生產人才發展基礎仍薄弱
規劃指出,我國安全生產人才隊伍基礎仍然比較薄弱,與實現安全生產目標任務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安全生產人才總量不足,僅占全國人才資源總量的3.6%,高層次科技人才匱乏,基層安全監管監察人員、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人才緊缺矛盾突出;安全生產人才在布局、學歷、專業、職稱和技能等級等結構方面不盡合理,專業化、職業化程度不高,監管隊伍中具有安全生產相關專業的人才僅占14.2%,高危行業企業中注冊安全工程師僅占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總數的2.5%;人才培養、使用和成長機制不健全,供需矛盾突出,人才培養與安全生產實際需求脫節現象較為普遍;安全生產工作崗位吸引力不強,人才流失比較嚴重,安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比例不足20%;安全生產人才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人才培養開發、評價發現、選拔任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等制度和政策亟需健全。
推動“人才強安”戰略深入
指導思想——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人才工作和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決策部署,以為安全生產工作大局服務為出發點,以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創新體制機制、深化教育培訓改革、優化成長環境為著力點,促進安全生產人才可持續發展,推動“人才強安”戰略深入實施,為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基本原則——以服務安全發展、突出用好人才、創新體制機制、注重高端引領、堅持統籌推進為。
2020年目標——培養和造就與我國安全生產要求相適應,規模適當、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素質優良的安全生產人才隊伍,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環境和政策優勢,為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提供支撐。
安全生產人才總量穩步增長。安全生產人才資源總量達到860萬人,比2010年增長1倍以上,基本滿足安全生產發展需要。
安全生產人才素質明顯提升。安全生產人才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50%;注冊安全工程師(含注冊助理安全工程師、安全主任)占工礦商貿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和專業服務人才比例分別達到20%和80%以上;基層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人員執法能力顯著提高。
——安全生產人才結構進一步優化。具有安全生產相關專業人才比例達到50%以上;高級、中級、初級專業技術人員比例為1:4:5;技師、高級技師占高技能人才比例達到25%以上;區域和行業的安全生產人才分布基本合理。
安全生產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創新。人才的培養、吸引、使用等相關制度基本健全,人才工作機制趨于完善,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環境逐步形成,人才使用效能明顯提高。
主要任務——強化五類人才隊伍建設
規劃指出,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安全生產人才工作,今后任務著重五類人才培養,即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人才、安全生產科技人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才、安全生產高技能人才和安全生產專業服務人才。要突出人才隊伍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安全生產監管監察人才隊伍。建設一支高層次安全生產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一支復合型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一支實用型安全生產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一支職業化安全生產專業服務人才隊伍。
重點工程——推進五項人才建設工程
規劃強調重點工程建設,以五類重點工程建設為抓手推進安全生產人才建設。推動安全生產科技領軍人才推進工程。推動人才開發法制機制創新工程。推動大規模人才教育培訓工程。推動人才網絡教育培訓與考核體系建設工程。推動人才培養培訓基礎建設工程。
落實安全生產人才發展規劃保障措施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健全黨組(黨委)人才工作領導機構,完善黨政“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黨組(黨委)聽取人才工作專項報告制度和聯系安全生產專家制度,加強對安全生產人才工作的領導,逐步形成黨組(黨委)統一領導,組織人事部門牽頭抓總,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安全生產人才工作格局。
深化改革,優化環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教育培訓工作改革,建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不斷破除制約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制度障礙。鼓勵基層特別是用人單位大膽探索、勇于創新,把具有普遍意義、經過實踐檢驗比較成熟的措施,提煉上升為政策,以政策突破推動體制機制創新。認真總結推廣人才工作中涌現出來的新鮮經驗、有效做法和典型成效,定期開展“優秀基層安全監管監察人員”、“安全生產技術能手”、“優秀安全培訓師”等評選活動,發現和樹立不同領域、行業、層次的優秀人才典型,用生動鮮活的事例教育、引導、激勵各類人才比學趕超,指導推動人才工作創新發展。
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充分調動全社會積極性,多渠道增加安全生產人才培養投入。在國家投入為主的安全生產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關鍵技術研究和國家安全生產重大專項中,安排1%-1.5%的專項經費用于安全生產高端人才培養。積極爭取國家和地方同級財政支持,加大對安全生產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人才培養的財政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從工傷保險費用和安全生產專項費用中提取一定比例資金,用于安全生產人才培養培訓。探索建立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人才投入制度,規定不同類型企業用于人才培養經費的最低比例,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人才培養投入。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建立安全生產人才發展基金,促進繼續教育和培訓。
健全制度,夯實基礎。完善政府宏觀管理、市場有效配置、單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擇業的安全生產人才管理體制。健全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安全生產人才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評先表彰和科技成果獎勵等制度,設立國家安全生產專項獎。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設立專項獎,獎勵安全生產領域有突出貢獻和卓越才能的人才。加強安全生產人才工作隊伍建設,開展安全生產人才理論研究。完善安全生產人才統計指標體系,建立人才統計制度,加強人才的統計、預測工作。建立安全生產人才定期發布制度,定期發布人才供求信息。加快安全生產人才管理信息化建設步伐,建立人才信息數據庫,提高人才工作質量和效率。
強化檢查,嚴格考核。各地區和各有關部門要將安全生產人才發展納入安全生產工作總體部署,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指導和協調,全面推進安全生產人才工作。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要建立符合安全發展要求的人才工作考核辦法,完善考核機制,加強對規劃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定期公布各地區、各行業(領域)安全生產人才發展規劃目標指標、重點工程項目的實施進展情況。對重點工程要編制工程專項規劃,提出建設目標、建設內容、進度安排,以及國家、地方政府、企業分別承擔的資金籌措方案。要建立安全生產人才發展監測評估制度,定期對直屬單位和企業安全生產人才工作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人才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積極推進人才制度創新。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和企業要在2015年底和2020年底分別對本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
附:安全生產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