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建設是系統安全理念的落腳點,是準確把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控制重點行業安全事故的著力點,《安全生產法》明確提出“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為法定安全生產工作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現實的安全標準化建設中“兩層皮”問題卻表現的很普遍,為了達標而達標表現突出,沒有真正起到應有的績效。為了保證危化企業生產安全長治久安,以安全促生產促發展,以安全標準化建設統領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形成長效機制,必須在當前乃至“十三五”期間繼續加強基礎建設,打牢安全生產基礎,保證安全標準化落地生根。
沒有規范、扎實的基礎工作建設的標準化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應付達標。依據《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和《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評審標準》的要素內容,本著提升安全管理質量,實現安全管理程序化、崗位作業標準化、作業操作規范化,對需要強化的基礎工作建設內容予以探討。
一、風險分析
風險管理是安全標準化的核心要素,安全標準化建設要求圍繞“風險管理”展開,安全標準化規范無論那個要素都與風險管理相關聯。危險化學品單位風險管理的價值更為突出,一些企業在建設安全標準化體系的過程中僅僅為了應付達標而去填寫一些風險分析表格和記錄,相互復制,把現代風險管理理念形式化,風險管理的基礎薄弱。其表現為:(一)風險管理概念不清晰、意識淡薄,對處處有風險、風險要防范、風險可控制等風險概念理解淺薄;(二)風險管理意識不高,沒有養成活動前、作業前和過程中的風險識別與防范的習慣;(三)全員全過程風險管理實施不夠,風險識別、分析方法大多員工不會應用;全過程風險分析漏項缺項,非常規活動風險分析遺漏;風險識別不到位,直接導致風險防范措施失效;(四)風險分析過程與企業具體的化學品類別、作業活動、設備設施安全條件、狀況結合不夠,分析標準掌握差距大,分析結果對風險控制和實施安全措施的指導、實施價值不高;(五) 基層組織員工在風險分析活動中邊緣化,對本崗位本職工作的風險分析參與度不高,在風險分析活動中表現為“兩張皮”;(六)風險分析更新不及時,日常作業活動、較大風險作業活動前的風險分析不規范,變更環節風險分析更新不及時,發現新的風險或對風險等級有新的認識時更新不及時;(七)風險評價結果的落實、傳達、宣傳、培訓不夠,基層單位和作業活動人員不清楚風險評價結果。
二、安全設計
安全設計是企業生產安全的基礎工作之一,安全大計、設計先行。化工企業設計包含著選址、平面布置、工藝設計、設備選型、安全設施設計、公用工程配套等,在企業的經營發展歷程中還涉及到改擴建、更新改造,因此,安全設計必須滿足技術規范和企業發展的需要,符合地方產業規劃和技術、裝備先進性的要求,并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查、驗收,改擴建項目依法依規進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安全設計環節在安全標準化建設過程同樣具有普遍的薄弱性。一是對安全設計在安全標準化建設中基礎性作用認識不到位,建設項目就項目而建設,與地方規劃、園區規劃、產業升級脫節,給企業標準化體系運行留有“后遺癥”,給項目的標準化達標留下先天性不足;二是平面布置上沒有考慮到改擴建的冗余,直接導致防火間距、安全距離、道路運輸、公用工程、倉儲面積、疏散通道、應急救援等方面存在不符合規范的后果;三是工藝設計、設備選型、自動化控制、安全設施沒有充分考慮到技術進步、安全生產條件的提升要求,項目建成后不能夠滿足當前安全生產條件的新要求;安全設施設計、安裝與使用介質、環境、條件不符合,難以正常運行;四是同一套設備生產不同品種產品的柔性生產工藝的設計不完善,對設備設施、安全設施的通用狀況的風險辨識、評估不夠,給不同產品的生產過程控制和安全控制措施留下隱患;五是重生產設施建設輕公用工程配套,項目生產后不配套的公用工程(化學品儲存設施、制冷冷卻、供電供氣、危險廢物處理等)成為生產安全的隱患;六是對周圍環境的規劃建設缺乏比較充分的調研和評估,項目建成后與周邊環境在生產安全上發生矛盾,安全生產條件不能夠滿足技術規范和法規要求;七是改擴建項目圖一時之快捷,走捷徑,對“三同時”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遺漏評價、審查,直接導致安全標準化難以達標或者“補課”。
因此,危險化學品單位的安全標準化建設應該具有前瞻性,在安全設計階段依法依規并結合標準化要素內容,做到滿足安全生產條件和安全標準化達標考核要求。
三、工藝安全
工藝安全是危化企業生產安全的基礎和關鍵,沒有工藝安全的保證,生產安全成為無本之木。在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中,工藝安全管理上與安全標準化規范要求脫節很多,一是把工藝安全管理等同與生產管理,工藝與生產之間關系模糊,對化工過程安全的“十三項要素”內容很陌生,沒有相關實施、運行記錄;二是管生產與管安全明顯脫節,過程安全涉及的人、機、料、法、環境條件推到其他部門去承擔,表現為:(1)工藝安全信息沒有編制;(2)工藝風險分析不會做;(3)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不及時審核、變更、評審;(4)開停車安全條件審查和現場確認沒有記錄;(5)試生產工作不規范,走捷徑;(6)作業安全存在違章現象;(7)變更工藝和設備設施不符合程序和未經審批;(8)事故和事件管理放任;(9)工藝改進缺乏論證程序,風險性、可行性、科學性不夠;(10)員工工藝技術培訓不夠;三是工藝上存在不穩定、不成熟的隱患;四是工藝安全事故、事件調查沒有查找到根本原因、防范措施缺少論證;五是工藝改造過程對風險分析欠缺;六是工藝過程的設備設施選型、安裝和材料選擇及附件選擇存在錯誤,先進性、安全性評估不夠,不能保證工藝目的的實現;七是工藝安全風險分析工具的應用難落實,對過程風險憑經驗估計,缺乏數據和記錄;八是工藝隱患排查不系統、不規范、不適宜,表現為零散、不定期、不系統;九是工藝考核沒有開展,工藝偏差記錄、分析、糾正不夠。
化工企業工藝安全是生產安全的關鍵。因此,強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基礎建設必須加強工藝安全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可控性,按照工藝安全管理規定打牢工藝安全基礎。
四、隱患排查
隱患排查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是預防事故發生的抓手,是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風險管理要素的重點內容,應牢固樹立“隱患即是事故”的理念。《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八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因此,在標準化建設過程必須規范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制止、糾正“三違”,消除事故隱患。一要按照安監總局“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導則”和標準化評審規范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確排查方式、頻次、內容、責任、評估等,落實排查治理責任;二要全員參加隱患排查治理,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必須參與相關排查活動,落實主要負責人的安全職責;三要規范設計隱患排查檢查表。檢查表的內容符合“導則”和企業實際,明確重點內容、關鍵環節,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四要檢查表易于基層實施、應用,不搞繁文縟節,易于執行和記錄;建立臺賬,做好匯總;五要對隱患進行分級治理,落實整改、跟蹤驗證,消除重大隱患;六要結合實際排查過程發現的新問題和需要加強的內容,加大投入;七要及時公布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接受監督;八要保持排查治理記錄,做必要的統計分析,對安全生產工作績效改進進行評估。
五、班組安全
班組是企業的細胞也是安全工作的細胞,據國家安監總局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安全事故發生在班組,其中80%以上的事故是由違章造成的。安全標準化建設應該強基固本,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下力氣加強基礎工作建設,加強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一是開展好班組安全培訓。班組安全培訓是三級安全教育的重要環節,要以操作規程、應急處置、工藝控制、個體防護為主并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注意日常安全培訓和班組長的安全示范的積極作用;注意結合班組成員的構成開展培訓教育;二是開展有效的安全活動,鍛造班組安全文化,養成安全習慣,反對不安全行為,糾正習慣性違章;三是開展設備維護保養活動,為生產安全提供保障條件;四是開展好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按照規定的內容、頻次進行隱患排查和崗位巡檢,及時消除隱患;五是記錄、報告安全事件(未遂事故),查找安全事件原因,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故;六是開展安全觀察,把自我觀察、相互觀察結合起來,約束不安全行為,構建安全共同體;七是執行好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作業活動、操作過程規范化、標準化;八是選好用好班組長,把懂技術會管理保安全的有為青年選拔到關鍵崗位上,同時加強班組長的教育培訓投入。
六、現場管理
現場管理的人、物、信息皆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安全生產、文明生產是現場管理的重要組成,規范、高效、整潔、有序的現場是安全生產的保障。化工企業現場不符合規范,就是安全隱患,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就不牢固。標準化建設最終要落實到現場安全上落實到生產安全上,僅僅搞紙上談兵不是安全標準化。開展好現場管理,結合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的薄弱點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是推進專業管理達標,工藝、設備、技術、能源、計量、物資、勞動定額、化學品管理等專業管理達到規范要求;二是整頓物流,規范信息流和人流,保持現場有序、規范、高效、文明;三是規范安全標識、標志和正確設置安全色并保持清晰醒目;四是嚴格化學品儲存管理,整治超量、超范圍存儲,整治儲罐區,整治相互禁忌的化學品混存,整治重大危險源;五是及時清理現場存放的廢舊設備設施進行安全處置;六是及時維護維修現場設備設施,消除設備、管件泄漏,貫徹“泄漏就是事故”的理念,推行查漏、堵漏的先進方法、技術;七是“反三違”,規范人的行為,制止、查處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和違反操作規程的不安全行為,首要重點制止、查處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八是提升現場應急處置能力,防止突發事故的蔓延和擴大。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給“十三五”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科學建議和奮斗目標,人的生命保障是人類基本需求,危險化學品企業必須貫徹安全發展的基本理念,保證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基本實現本職安全的目標。安全標準化建設是基礎,必須不斷改善和盡快提升,改進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基礎條件,促進化工產業健康發展,為實現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 江西安利達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