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鎮海煉化第三套常減壓裝置檢修現場,氧含量、可燃氣、硫化氫等數據測試合格后,煉油一部設備員靳賢銳帶著一把小榔頭爬進低壓瓦斯分液罐。罐里有一個4米多高的梯子直通罐底,他系上安全帶、掛好安全繩,小心翼翼地用榔頭敲擊每一個梯格,再踩上去踏幾腳,看看是否結實,不到20格的梯子檢查了半個小時。
當天,靳賢銳進入的分液罐即將交付檢修單位。率先進入受限空間檢查是鎮海煉化堅持多年的安全措施之一。煉化企業的塔罐等容器內部都會有方便檢修人員登高作業的梯子,由于容器中的介質具有腐蝕性,梯子的安全與否,在塔罐沒有打開時無法確定,于是才有了開頭那一幕:小榔頭敲一敲,腐蝕點就原形畢露。
分液罐外,對受限空間安全措施的檢查正在同步進行。“我們有個清單,需要確認的安全措施一共有17條,須逐條落實。”煉油一部安全總監劉藝說。從每兩小時一次氧含量、可燃氣、硫化氫等數據復測,到受限空間的進出通道暢通,再到應急設備的配備、工業視頻監控的落實,“每一條措施都是為了保證施工人員的現場作業安全”。
集團公司《關于開展受限空間、高處作業安全專項治理的通知》下發后,鎮海煉化分析當前直接作業環節特殊作業的突出問題,完善規章制度和專項治理標準,壓實工作責任,“快準穩”全面推進治理措施的落實,實現對受限空間、高處作業風險的嚴格管控。
專業部門搭臺,運行部唱戲,鎮海煉化從方案的制定到直接作業環節的落實,實施全過程管理。目前,該公司今年第二批裝置檢修改造正在進行,針對受限空間作業多的實際,機動部、安環部牽頭和屬地運行部一起,做好作業人員空氣呼吸器佩戴和施救等專項培訓,組織了多次受限空間、高處作業的專項安全檢查,查出的問題及時整改,并要求施工單位舉一反三、自查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