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坐落于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區的沈陽銷售東陵油庫。7月7日,記者走進東陵油庫,立刻被這里滿眼的綠色吸引,遠有郁蔥青山,近有嫩綠草地,乳白色油罐點綴于綠色之間,景色秀美。
東陵油庫庫容20萬立方米,年吞吐量150萬噸,輻射整個遼寧,是沈陽地區唯一具有乙醇汽油調和功能的油庫。由于周邊后來開發成了旅游區和居民區,油庫對安全環保工作非常重視,加大污水處理力度,強化智能管理,力促企地和諧,打造了一座“綠色油庫”。
污水處理為環境“添香”
“這里正在建國際風景旅游區,所以政府對油庫的安全評價和環境評價要求很高,我們在這方面必須加大投入。”東陵油庫黨委書記李龍說。
滿堂河是沈陽的母親河——渾河的支流。為降低污水對環境的污染,油庫2009年建成投用了油污和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一旦發生漏油事故,油污將通過排污管道流入油污處理池,然后通過沉淀、分離、加藥、進行油水分離。生活污水則在化糞池中沉淀后進入污水調節池,凈化過濾后進入氧化池。工作人員通過定期向氧化池中隔柵上的絲狀菌加氧,使其降解有機物,在進入消毒池消毒后,達到排放標準。油污和污水處理系統使東陵油庫達到了油污內部處理不外泄,生活污水排放零污染的目標。
“油污處理系統是為了防備油污泄漏而建設的,發生油污泄漏時才啟用。污水處理系統大大改善了庫區的生活環境,凈化了空氣,在庫區已經聞不到以前的污水異味。”李龍說。
智能管理為安全護航
作為一座地處生態保護區的大型油庫,安全工作自然成了頭等大事。
據李龍介紹,東陵油庫配有專職消防隊,3輛消防車,罐區“兩主兩備”消防泵組,有消防泵工24小時值班。油庫除了例行檢查、嚴查“三違”、整改隱患外,還實行安全事故一票否決制,對在安全上有“污點”的員工取消一切評優和獎勵的資格,嚴控安全事故的發生。
除了在制度上重視安全,東陵油庫還投資1034萬元引進了智能化管理系統,包括電視監控系統、油罐液位顯示系統、紅外報警系統、閥門工藝自動監控系統、輸油管道自動檢漏報警系統等九大智能化控制系統,嚴控安全。
這些控制系統有的已經啟用,有的還在逐步完善中,確保時時監測,及時掌控,防患未然。
共建共享為和諧共生
油庫的建設不能囿于自身的發展,東陵油庫在自我發展的同時還充分考慮到周邊環境和附近居民。
在東陵油庫南側幾十米處是滿堂街道中水社區。為使油庫與周邊居民區有效隔離又自然協調,東陵油庫在油庫和居民區之間用原來施工剩下的土方堆起一座小山,并在上面種植樹木,遠遠望去,油庫與小區自然銜接,既實現了安全隔離又使景觀與周邊環境自然過渡,一舉兩得。
東陵油庫前面的中水村1號路原來是一條連接附近村莊的沙土路,路面坑洼不平,一逢陰雨天車輛進出就非常困難。
為保證順利收發油品,東陵油庫去年投資290萬元把這條路修建成一條南接馬宋公路、北接北溝村的柏油路,在方便車輛進出油庫運油的同時也方便了周邊居民的出行,獲得當地居民的贊譽。
除污綠山水,嚴控保平安。東陵油庫扎實做好安全環保工作,實現了油庫與環境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