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至9月2日,黑龍江省安委辦組織了一次針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及儲存企業的安全生產大檢查。由省安監局副局長宋仁偉帶隊的第一檢查組對大慶、綏化等市的18家企業進行了檢查,發現多數企業能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工作部署,但仍有一些企業存在的問題令人擔憂。
應急裝備成擺設
動火作業未填票
8月26日, 檢查組來到了位于綏化安達市的黑龍江力拓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該企業正在試生產階段,檢查組看到危險化學品倉庫的門是卷簾門,只用一把鑰匙就可以打開。但按照規定,卷簾門是不準使用的,倉庫必須有兩道鎖并由2個人分別保存鑰匙。進入倉庫,檢查人員發現,里面沒有監控設備,也沒有任何噴淋裝置。除此之外,該企業使用的劇毒化學品至少有3種,但倉庫管理人員卻無法說清具體多少種、放在哪里、由誰負責。
“廠里配應急裝備了嗎?”檢查人員問。
“我們有空氣呼吸器。”1名員工回答。
“會用嗎?”
“會。”
于是檢查人員要求該員工示范佩戴一下。這名員工舉起空氣呼吸器就往身上背,片刻之后又尷尬地放下了,說自己不會用,并強調自己只管維修。檢查人員說:“空氣呼吸器是關鍵時刻救命的,必須全體員工都會使用。”
到了廠區,檢查人員看到有1名員工正在登高進行動火作業,連忙上前詢問:“這個動火作業填作業票了嗎?”對方一臉茫然。廠方陪同人員連忙說,“填了填了”。檢查人員要求拿來看一看,但等了幾分鐘也不見有人拿來。
應急預案竟抄襲
運輸車只有司機
8月28日,在黑龍江格蘭德化工有限公司檢查應急預案時,檢查人員感覺似曾相識,原來除了企業名稱,這份預案與上午剛剛檢查過的1家企業的一模一樣。可笑的是,預案提出要防范丙酮氰醇,但丙酮氰醇在黑龍江格蘭德化工有限公司的生產工藝中根本沒有。
鑒于該公司的預案是抄襲的,檢查人員指著裝備一項中寫著的“3輛消防車”追問到底有沒有,企業負責人答:“這是區消防大隊的消防車,就在附近。”(上接第一版)檢查人員哭笑不得,告知企業負責人:“預案的編寫必須嚴格按照導則進行,區消防大隊的消防車不能算企業的消防裝備。”
8月31日,檢查人員來到經營石油天然氣的大慶興企祥能源有限公司。1輛前來加氣的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迎面駛來,但車上只有1名駕駛員。檢查人員攔下車輛,示意駕駛員出示證件。駕駛員慌亂中掏出了好幾個證件,有駕駛證、押運員證和操作證。按規定,雖然每個人可以持有多個證件,但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必須同時配備駕駛員和押運員。
消防泵腐蝕崩裂
消火栓水壓不足
黑龍江黑化集團有限公司有多個重大危險源,由于建廠較早,最新的設備也用了20多年了,加之面臨搬遷,安全問題尤為突出。9月1日,檢查人員專程來到該企業。
在檢查消防設備時,檢查人員發現的問題令人心驚:甲醇罐區消防泵的管道因嚴重腐蝕,在啟動時突然崩裂,啟動備用泵又發現根本無法送上電;尿素罐區室外消火栓的水壓不足,水柱打不到應有的高度,水帶水槍連接不緊密,連接處一直在漏水。檢查人員當場要求企業采取有力措施,在搬遷前做好安全工作,并協調當地消防部門派出10名消防官兵和2輛消防車入駐廠區。
此次安全生產大檢查,第一檢查組共發現各類問題近300個,依法吊銷危險化學品生產許可證2個、經營許可證1個,責令2家企業停產停業整頓,并對多家企業進行公開曝光。
檢查人員發現很多共性問題:一些企業安全培訓不到位,如大慶興企祥能源有限公司、黑龍江力拓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的主要負責人未經培訓;一些企業應急裝備配備不到位,即便配備到位了也普遍存在長期無人維護、員工不會使用等情況,甚至還有一些企業的員工連應急裝備放在哪里都不知道;一些企業未根據實際及時編寫、修訂應急預案,有些企業干脆把幾年前的應急預案換了個封面了事;一些企業特殊作業管理不到位,未經審批就作業,作業現場缺少監督,等等。
對此,黑龍江省安委會要求進一步加大力度,扎實推進油氣管道、危險化學品罐區等專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