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農資 性質穩定
硝酸銨屬強氧化劑,遇可燃物著火時,能助長火勢,與可燃物粉末混合能發生激烈反應而爆炸,受強烈震動或急劇加熱也會發生爆炸。同時,硝酸銨與還原劑、有機物、易燃物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眾所周知,硝酸銨也是很重要的農用物資。來自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硝酸銨產量達到518萬噸。陜西興化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晉開化工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是國內硝酸銨的主要生產企業,年產能都在30萬~60萬噸。
“硝酸銨雖然是危化品,但純硝酸銨在常溫下是穩定的,對打擊、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尤其是用作農資產品時,硝酸銨基本都被改性或以液體形式存在,安全系數較高。”一位硝酸銨生產企業人士告訴記者。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強調:“從科學原理上說,硝酸銨還是相對安全的,需要強化的是諸如堅決不能與還原劑混存等個別環節,普及硝酸銨的安全性及安全管理知識更是迫在眉睫。”
按規儲存 風險可免
在談到天津港“8·12”事故的根源時,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立慶指出:“這次事故的起源是外物自燃,進而引爆了硝酸銨。如果倉庫單獨規范存放硝酸銨,爆炸發生的幾率就能大大降低。”
據介紹,為保證安全,硝酸銨務必要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最好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0%。同時,硝酸銨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酸類、活性金屬粉末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王立慶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存放在企業倉庫中的硝酸銨幾乎沒有發生過大的安全事故。“8·12”事故后,安監部門加大了對硝酸銨企業的安全管 理,要求所有涉及硝酸銨的產品必須使用專用包裝,配置專用倉庫,并使用危化品專用車輛運輸。同時還對硝銨企業設置了倉儲容量上限,超過容量企業必須停產。
對于硝酸銨起火后如何開展急救,一位硝酸銨行業專家建議,硝酸銨起火后,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切勿將水流直接 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嚴重的流淌火災或劇烈的沸濺,如遇大火,消防人員須在有防護掩蔽處操作;硝酸銨的滅火劑最好為水,甚至霧狀水效果最好。
監管趨嚴 積極自律
天津港“8·12”事故之后,有關部門對硝酸銨企業的監管更加嚴格。“目前港口已經不再為硝酸銨出口提供存放場所,硝酸銨出口受到一些限制。”王立慶說。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表示,天津港“8·12”事故給硝酸銨行業安全敲響了警鐘,企業務必要下大力氣強化生產經營各環節的規范管理,特別是在安全方面,該完善的完善,需投入的投入。
陜西興化化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席永生告訴記者:“去年8月事故之后,興化公司積極向公眾普及硝酸銨的危險性知識,規范包裝,加強對倉 儲、運輸等環節的把控。我們的硝酸銨生產、運輸、倉儲等各環節都經過包括澳瑞凱、力拓等國際知名公司及其委托機構的嚴格檢查和評估。”
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旭初表示,安全管理部門開始更加嚴格地管控硝酸銨企業的安全,一些規模小的硝酸銨企業在市場價格低迷、安全管理成本大大提高的不利因素影響下只能停產。
王立慶指出,面對來自外部監管的壓力,行業、企業也在積極應對安全風險。比如靠近居民區、不符合安全規范、生產裝置落后的硝酸銨企業搬遷改造進程將會加快推進。同時,行業將結合工信部硝酸銨行業準入條件,全面提升行業的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