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是如何實現溯源的?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8.17 來源:
說到“農產品溯源”想必大家90%的人都認為農產品溯源的真正價值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如果你也一直用這層意思來理解農產品溯源,那么你就錯了。僅圍繞食品安全做溯源,數據錄入環節多、難追溯,消費者感知價值有限這也是市面上這么多農產品溯源系統一直備受爭議,不被市場認可等原因。
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實現食品安全從“不可見”變得“可見”,是溯源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更加在意的是如何吃的健康?如何吃的安全?農產品是人們每天生活的必需品,如何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農產品如何才能做到可溯源?想要做到農產品溯源無非就是要產品標識,信息采集,終端查詢這三步。
其實,真正難點在于“信息采集”,因為農產品溯源要解決的就是消費者的“信任問題”,如果“信息采集”出了差錯,如何“取信于人”?
常用的解決方法有:盡可能地采用“物聯網”,盡可能地實施“過程監控”,盡可能地做到“責任到人”。
總之,通過無線通信技術、條形碼技術、RFID技術和人工輔助錄入等,完整記錄農產品生產過程(生產、加工、檢測、儲運、銷售)的安全信息,消費者可通過查詢機、網頁、短信或電話的方式獲取所購買產品的安全信息。
加快推進農產品追溯系統建設,保障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全國人民身體健康、經濟產業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國內外實踐已經證明,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群眾安全健康,推行農產品溯源制度,建設農產品追溯系統,是落實質量監管責任、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實現對產品從源頭到市場的全過程監管的有效措施。
農產品溯源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此,追溯系統可針對不同的行業,根據行業生產流程特性設置對應的溯源流程,完美匹配不同行業的追溯需求,無論是任何生產行業都能自定義適合的溯源流程。
消費者只需通過攝像頭的手機拍攝二維碼,就能查詢產品的溯源信息,查詢的記錄都會保留在系統內,一旦產品需要召回就可以直接發送信息給消費者,實現定向準確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