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信科技:答疑解惑之“一物一碼” 防偽溯源
作者:兆信科技 發布時間:2020.11.26 來源:http://m.lysgsy.com
隨著中國工業化發展,人們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擔憂變得越來越普遍,人們對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等方面也變得越來越重視,但隨著防偽追溯伴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互聯網的逐漸發展,這種市場亂象正在被逐漸洗滌。
Part 1:有了溯源,還需要防偽嗎?
當然需要,在防偽層面上,一物一碼通過算法加密編碼技術,提高了產品造假的門檻,而溯源是對產品整個鏈條跟蹤管理,雖然溯源在一定意義上具有產品防偽的功能,但防偽和溯源是相輔相成的,增加了防偽技術的溯源更加安全可靠,有防偽的溯源則更能保證溯源的真實可信。
Part 2:怎樣選擇防偽溯源信息載體?
目前應用主流的還是二維碼,通過手機端的掃描程序,可以隨時隨地掃描讀取二維碼信息。
高附加值的產品、可以重復使用的周轉箱、托盤,以及經常需要盤點的產品,通過RFID電子標簽作為信息載體,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RFID標簽成本較高,需要借助專用設備才能讀取芯片數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RFID的普及推廣。
除此之外RFID是射頻技術,受金屬、液體等材質影響較大,也成為了限制其發揮的因素之一。不過RFID在大批量讀寫,遠距離讀寫獨具優勢,讓其成為最好的信息載體之一。
不過防偽追溯行業屬于物聯網行業體系,對通訊的速度要求并不高,相對來說NB-IoT和Cat-M是高性價比的選擇,在網絡覆蓋率還沒能普及的情況下,GSM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種技術被運用在藝術品、機電設備、儀器儀表、AI等方面,不但起到了防偽溯源的作用,還能起到監控、定位、檢測、報警、更新、下載等作用。對于有遠程防偽追溯的高價值產品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生物信息技術也被運用在防偽追溯系統中,也被稱為是腦洞類技術了,感興趣的也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Part 3:二維碼被惡意掃描查詢怎么辦?
一般二維碼掃描查詢的時效性只有一次,查詢過一次之后,再查系統就會提示已經不是第一次查詢,謹防假冒。而當二維碼用于市場營銷時,就更加需要考慮到數據的安全性了。通常采用“明碼+暗碼”的方式,來杜絕產品未購買就已經被掃描的可能性。
簡單來說,明碼即產品包裝外肉眼可見的碼,暗碼則是被隱藏起來,需要通過破壞外觀才可掃碼的防護方式,比如隱藏在產品包裝內,或者在包裝外的二維碼上覆蓋涂層。
Part 4:信息碼是怎樣和產品的溯源信息捆綁關聯?
如生產日期、產線、批次、規格、品類、倉儲等產品溯源信息,如果賦碼前就事先確定,只能起到產品驗證和信息展示的作用。
而真正的溯源,是通過每一個生產環節中通過傳感器、識別設備等對現場數據采集、驗證、存儲,再通過掃描器掃描二維碼,將以上產品信息與信息碼關聯,從而實現產品溯源和供應鏈監管。
在此技術上的延伸,當屬區塊鏈技術應用,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以及不可修改的特點,避免了企業自身對數據二次篡改的可能性,當然運用了區塊鏈技術也提高了企業的信用指數。
Part 5:如何選擇賦碼的方式?
目前,一物一碼賦碼方式主要包括離線賦碼和在線賦碼兩種方式。
離線賦碼是指在包材廠生產過程中,通過數碼印刷、TTO、激光打碼或標識物等方式,在產品包裝盒、袋、罐或標貼上噴印二維碼,其特點是分辨率高、靈活方便、速度快;
Part6 :離線賦碼方案如何防范數據泄密、包裝被盜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有兩種方案:
一是通過賦碼設備和軟件程序的控制,防止一批數碼被多次重復使用的問題;
Part 7:多層級包裝,如何進行產線賦碼?
如果包裝線以手工方式為主,可以選擇事先關聯的套標方式,在標簽印刷環節中嚴格按照包裝層級關系,將不同層級的標簽印制在同一版面上,并建立數據關聯,在賦碼過程中,應嚴格依據層屬關系賦碼;
如果包裝線自動化程度較高,可通過自動識別采集設備掃描讀取信息碼,實時關聯對應的瓶標、盒標、箱標、垛標等層級,建立多層級數據關聯關系,同時還可以與庫位、倉庫、訂單、物流等進行關聯,可大大提高倉儲物流、出入庫管理的效率,防盜防竄。
Part 8:如何選擇適合自身企業的防偽追溯系統?
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企業選擇防偽追溯系統來說,價格、技術、升級、保密、服務是最為關心的方面,應結合企業自身情況作出合理的抉擇。
單說防偽技術本身有很多種,目前普遍采用二維碼+其他幾種物理防偽的方式來實現防偽。不同的防偽技術造價各不相同,組合方式有數十上百種之多,這就像一個保險箱,鎖越多越安全,但是不是有必要呢?一般建議采用三種(包含二維碼)防偽技術結合即可。
單批數量是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所以企業在選擇防偽產品時單批采購數量要合理做出規劃,在不浪費的情況下,單批盡量多的采購數量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二維碼掃描后的驗證系統則是體現企業形象的關鍵,如果掃描之后只有一串數字,這種多是第三方平臺,這種方法只能告訴你這個碼對應的數字是什么,而并非告訴你是真是假,同時這種方式也會造成數據安全的一些隱患。
追溯系統應該說分兩部分:
一部分是防竄貨,防竄貨系統需要將信息碼關聯訂單,相對來說系統開發成本比較低,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都會用的到,但企業如果對軟件的定制化需求較多,將會大大增加開發成本。企業可以考慮先滿足基本的防竄需求,再通過后續升級完善對可視化的需求。
另一部分是質量追溯,從追溯系統而言,質量追溯體系的建立是防偽追溯體系中最為重要、難度最大、也是成本最高的一部分。
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原材料的追溯,除此之外還包括生產管理、投料管理、倉儲管理等等環節的數據采集、檢驗、關聯,各種傳感設備、掃描設備、視頻采集設備的運用以及產線的改造等等都是不可忽視的環節。
企業可以采取分階段的逐步完善,來降低一次性投入帶來的壓力。那么選擇一個可升級的的系統和一個系統集成能力較強的服務商是關鍵。
對于食品行業,食品質量追溯是未來的必然趨勢,率先建立食品質量追溯體系還可以獲得政府的相關扶持與補貼。
另外數據安全方面,理想狀況下企業需要為防偽追溯系統建立自己的獨立服務器,當然第三方服務器的性價比可能會更高些,另外區塊鏈技術更能發揮數據安全的優勢,避免了人為破壞數據的風險,這或許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企業在選擇防偽追溯產品時,不妨選擇如兆信科技等擁有區塊鏈技術的防偽追溯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