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信股份總經理郭剛:向數據服務商轉型
作者:兆信股份 發布時間:2018.06.13 來源:m.lysgsy.com
兆信股份總經理郭剛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已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防偽溯源領域,未來將向以防偽溯源、供應鏈管理為基礎的數據服務領域轉型。
2017年,兆信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65.75%;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77.23萬元,扭虧為盈。郭剛表示,今年前5個月,公司大客戶訂單額同比增長11.5倍,今年營業收入有望同比增長一倍。
應用區塊鏈技術
中國證券報:兆信股份在慧聰集團整個業務中如何定位?
郭剛:兆信股份1996年成立,一直從事防偽溯源技術服務,2010年掛牌新三板,2014年被慧聰集團收購。我原來是慧聰集團的CTO,2016年底擔任兆信總經理,著手搭建區塊鏈系統——慧鏈,形成了品質鏈、金融鏈、知識產權鏈基本構架,開始向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據服務企業轉型,支撐慧聰集團的信息服務、交易服務和數據服務聯動戰略構架。
信息服務是慧聰的“老本行”。其中,慧聰網和中關村在線均為信息服務知名網站,積累了大量行業客戶。交易服務是慧聰集團聚焦的重點領域,2017年交易收入超過20億元,同比增長155.2%,營收占比67%。數據服務由兆信股份和慧嘉支撐,2017年營收占比6%,同比增長220.6%,屬于增速zui快的部分。數據獲取和應用能力決定平臺供應鏈服務價值潛力。兆信加碼區塊鏈可以幫助慧聰完成交易閉環。
中國證券報:兆信股份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防偽溯源領域基于什么考慮?
郭剛:作為慧聰集團數據服務模塊下的數據生產企業,兆信股份利用“一物一碼”技術優勢,在品牌防偽、智慧溯源、供應鏈管理與創新、進出口認證方面聚合海量數據,形成高粘性的數據入口,為數據服務構建起龐大的產業數據庫。目前,兆信股份防偽溯源業務涉及的行業包括食品、酒類、醫藥保健品、化妝品、服裝、農資、shechi品、珠寶黃金、文化出版、電子產品等。
區塊鏈業務與供應鏈管理、防偽溯源和數據營銷存在天然聯系。特別是食品、藥品溯源鏈條特別契合區塊鏈技術應用。2017年5月,公司啟動底層技術開發,當年8月慧聰集團的區塊鏈應用品質鏈上線。
中國證券報:區塊鏈技術應用有何優勢?
郭剛:以宏濟堂阿膠產品為例,區塊鏈可以通過記錄從毛驢養殖、檢疫、煉膠,到渠道流通、線上線下銷售等節點數據,實現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數據追溯。同時,經區塊鏈追溯的原材料售價較同類高20%。用戶對品牌信任形成的增值,可以覆蓋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成本。
跨境貿易方面,產品在產地及進口地均要完成備案、檢驗檢疫以及相關單證錄入、比對等流程,影響了通關效率。尤其是生鮮類產品,通關流程長容易造成大量額外損耗。
在兆信與佳沃股份的合作中,首先構建聯盟鏈CBFT,口岸、海外監測機構、佳沃等各方成為聯盟鏈上的節點,只有經過CBFT組織認證通過的機構才允許加入該聯盟。再通過區塊鏈技術,將相關數據在聯盟各方節點加密保存。實際應用中,佳沃在海外采購的生鮮產品通過區塊鏈完整記錄其溯源數據,聯盟內的海外監測機構完成檢驗檢疫后,將檢疫數據寫入區塊鏈,在聯盟內口岸通關時只需讀取數據進行比對即可驗放。通過這種模式,企業可以節省通關環節的倉儲費用,并通過縮短供應鏈周期提高資金周轉率。
中國證券報:2017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較大增長。2018年有何計劃?
郭剛:防偽行業市場容量大,但行業集中度很低。目前,國內從事防偽業務的企業3000多家,有些公司僅僅一個客戶,大約10家企業具備較強的實力。
2017年,公司開始把業務重點放在追溯上。追溯行業過去五年增長了十倍。七大行業已經開始強制實施,未來更多行業將被納入。對于高端產品,追溯的價值更大。
隨著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發展,公司更加注重對大客戶的開發,提供整體解決方案。2018年前5個月,公司大客戶(訂單額超百萬元)訂單同比增長11.5倍。公司今年營業收入有望同比增長一倍。
向數據服務商轉型
中國證券報:在防偽溯源領域,區塊鏈技術應用有哪些特點?
郭剛:首先,溯源數據不可篡改,為品牌增信。區塊鏈上記錄的數據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記錄在鏈上的數據一經確認,就會在每個節點形成zui新拷貝,修改單個節點的數據無效。在防偽溯源應用中,產品生產、流通過程的相關數據都記錄在鏈上且不可更改。即使發生違規上傳虛假數據等操作,也可隨時追溯。
其次,端到端數據傳輸,提升供應鏈效率。區塊鏈上的數據采取分布式記錄、端到端傳輸(P2P)。通過非對稱加密、分發密鑰,可以讓鏈上的不同節點讀取想要的數據,改變了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之間信息交互方式。比如,將上下游企業納入聯盟鏈,通過區塊鏈寫入和讀取,可以實現企業供應鏈管理創新。同時,在防偽溯源公鏈內引入監管機構,可以實現便利化監管。
此外,線上線下全渠道真實流通數據價值更高。數據是企業決策的基礎,電子商務使得企業能夠獲得線上數據。但是,如果存在刷單等行為,要獲得真實可信的線上數據,需要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抓取、清洗、去噪等處理。而基于區塊鏈的溯源信息,可以復原完整的商品流通軌跡,采集從原材料采購、生產、流通到消費等環節數據。通過消費者掃碼行為進行用戶畫像,獲取真實有效的數據,可應用于個性化營銷、定制化生產、供應鏈金融等場景。
中國證券報:如何將海量數據形成新的生產力?
郭剛:對于企業而言,數據生產貫穿產品運轉的整個生命周期。從原材料數據采集,到物料需求分析;從生產過程控制點數據收集,到提升改善產品智能制造進程;從產品存銷數據波動,到智能庫存管理;從營銷數據到用戶畫像、個性化營銷、財報預算等,整個運營過程均依賴數據。
在原料——消費者這個鏈條中,公司打通了企業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全流程智能分析,幫助企業提高運營效率,規避潛在風險。
中國證券報:從物聯網、大數據到區塊鏈應用,公司未來主業可能轉向哪些領域?
郭剛:未來企業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數據上,包括供應鏈數據、供應商數據、經銷體系數據和消費者需求數據。區塊鏈串接了從原料生產、質檢、庫房倉儲管理再到經銷商以及消費者整個鏈條,建立起追溯體系。通過標識管理系統,質量追溯,對生產、倉儲、經銷商以及營銷管理進行系統串接。
未來公司的業務重點將轉向以防偽溯源、供應鏈管理為基礎的數據服務,從數據決策、產品到人、供應鏈金融三大方面加強數據服務能力。